辛普猴漫画创作故事-后浪漫专访(节选)-上

辛普猴,一个生活在纽约的前街头篮球MVP,如今是日常拖欠材料费的传统木匠,巨大的生活转变经常令他烦闷不已。

就在他再次陷入生活困境的时候,人工智能误打误撞推送了一本内附整蛊赖账客户教程的中国古书《鲁班经》,现收藏在纽约公共图书馆内。恨不得讨厌鬼客户立刻倒霉的辛普猴,迅速踏上了寻书之路。然而,在图书馆等待他的,除了这本书,还有数不清的“丧尸”……

以下内容为我们对这一古怪又包罗万象的世界的创造者,《辛普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》的作者张啦嘎的专访,欢迎大家一起穿越到书中世界背后,了解辛普猴的前世今生。

本文为部分节选,全文请见后浪漫微信公众号公众号

PART.1 关于辛普猴

Q1:为什么选择“辛普猴”这一形象来作为漫画主角?这个角色是如何诞生的?

A:漫画作者的世界,各有各的起点。有的是由故事情节开始,有的则是由某个机械设定、或某个场景开始,也有的是从一首曲、或一首诗开始的。辛普猴的漫画,最初是以角色为起点、围绕这一点开始逐渐扩展和营造他周围的世界,开始创作的。

辛普猴的角色诞生要追溯到2012年,那天我在旧金山的唐人街闲逛,回家后根据街景的照片画成了一张画。(见下图

是的,一开始,并没有猴子,我只是随手把那个戴墨镜的小哥画成了一个猫头人。那时我已经许久许久没有在纸上画画了),我想这也许是个开始。我何不就在这个文化、种族和语言都融合的环境中,再加上个物种的融合的设定呢?

两年后,也就是2014年,我在速写本上画下了这张辛普猴,这差不多是他的第一张全身的上色的画稿。他脚上的鞋和滑板,来自电影《回到未来》(见下图)。当时,我还并没有想到画成漫画,也完全不会写故事。但我隐隐约约觉得,要围绕着这个角色画点什么的话,总得和我最爱的篮球扯上点关系吧。而要打篮球的话,没有猴更适合作主角了。因为篮球是最需要发挥上肢(特别是手掌)灵活性的运动之一,别的动物都没有和人这么接近的手,不是吗?

辛普猴的由来

“辛普” 取自英文“Simple”(简单)的谐音,“猴”放在最后,象征他的身份族裔,同时也是他的姓。在这部漫画里,那些狗哥兔妹犀牛大爷的,都用这个结构命名,于是有了凉皮喵、杰克拉多、清风羊,明月兔,查克犀等等的。在不久的未来的社会,有着这样一群半人半猴,或半人半猫、半狗的族群,和人类一起混杂着生活着。这便是漫画中世界观的开始。

辛普猴刚诞生的时候,他的身上就有两样东西是伴随他而来:一是篮球,二是木匠。前者代表他的过去,后者代表他的现在和未来。他是一个曾是篮球运动员的木匠,所以诞生于30年代的美式木匠背带裤(Carpenter Jeans)和90年代样式的篮球鞋,成了第一集《辛普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》的标准着装。为了颜色搭配,我又给他加上了一件有中式盘扣和丹宁布裁剪的红色粗布背心。辛普猴的圆寸发型,和我这个年纪(生长于80年代)大部分爱打篮球的孩子是一样的。他的鬓角的造型,来自我大学时要好的哥们儿,还有那刚毅的站姿-即手肘微撑、双膝之间分开到可容一颗篮球的宽距、以及永远是“颜扣你没商量”的球场直男神情,都是他气质的标配。

Q2:为何选择纽约公共图书馆作为故事背景?

A:这些年我一直住在纽约,图书馆所在那个区域叫中城区,是我常去活动的地方,那里周边还有叫“MidTown Comic”(中城区漫画)、日本的纪伊国屋书店、和Book-OFF(卖二手漫画书和手办玩具的书店),都是我“刺探业界情报”的区域。

我记得第一次来到纽约公共图书馆的时候,就像辛普猴一样一边摸着墙和扶手,一边赞叹不已地往楼上走,去看那个号称世界最大的图书阅览室。这栋建筑在周边第五大道繁华的商业街和商务楼包围下,其实并不起眼,可是走进去才知道这栋建筑的材料和建筑本身只可贵。

我听说其中三楼的玫瑰主阅览室,有足球场一样大小的空间中没有一根梁柱,仅靠四周墙壁支撑,便想亲眼看看。谁知因为天花板有块墙砖掉了下来,导致其中最大的两个阅览室关闭维修。那天便没能看到这个阅览室,既让我带着遗憾,也成为了下一次再访的期盼。两年后,我终于目睹这间阅览室全貌,在赞叹之余,便诞生了将漫画的故事置于其中的想法。(见下图)

第一章第二十九页,辛普猴站在玫瑰阅览室的原稿

后来我读了一些这座图书馆的历史,看了大量的图文资料,以及其建造的那个时代的纽约市的历史变迁,我觉得十分有趣。今天的中国也在大规模城市化,各地的图书馆也在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,会不会有人对这座120年前建造的图书馆的故事有兴趣呢?这其中部分内容我也画成了插图笔记,收录在每章结尾的地方了。

彼时的我,虽有画一部长篇漫画的雄心,却对场景的绘制感到信心不足。啊,其实除了对画打篮球的直男有点信心,画其他的信心我都不太足啊!可是如果没有足够扎实的场景,读者是不会代入故事的。面对这座“扎实用料”,“工程严谨”,“历史够久”的建筑时,我想,至少为了当年造出这栋建筑的工匠们,把当年没学透彻的建筑透视再拿出来练一练,这点诚心还是应该得有的。

于是便下了决心,将这座建筑作为漫画的场景取材地。我画不了江河湖海、大山大河那般景色,但画个就在眼前、可以不花钱就进来随时取材的图书馆,总还应该做得到吧!对我来说,把自己设身处地的放在环境里,是最重要的取材,这样经过亲眼所见、用自身丈量过的场景,完成后的画面,和网上找来的照片,是完全不同的。

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,把整本书的情节统统在这座建筑里搞定,整出了一个“密室逃脱”的故事设置。也有了让辛普猴的故事,每一集都发生在世界上某个公共文化建筑为场景的“系列”的想法。

Q3:我们可以在这个“人工智能╳赛博朋克”故事中看到:纯人族、兽族、传统工艺、未来科技、美国文化、中国古典元素等……能创造出如此多元的世界,您是如何产生这种创作灵感并进行编剧的?(喜欢科幻?热血?受到什么影视/漫画/文学作品影响吗?)

A:其实我觉得,赛博朋克已经是上世纪末的过时概念了。在80、90年代的时候刚看到的时候,那当然是非常超前非常酷的想法,因为那时的人压根没听说过、也想象不出这样的景观。可如果今天的创作者还去捡那个年代吃剩的,就太没出息啦!而且就方法而言,漫画创作最好的永远是从文本出发,而我至今从未读过影响赛博朋克浪潮初始的那几本文学,如《神经漫游者》等,如果要随着“我也要搞赛博朋克”的想法去描绘,就只有死路一条。

至于人工智能,我懂的也极少。其实第一集《辛普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》中的科技发明和人工智能,都是在十年前写故事的时候设想的,到2024年的今天,其中大部分东西,都已经近在咫尺,不少甚至都已经超前了。中国的科技发展,正在以极其惊人的速度往前飞奔啊!每一天都能看到有新的东西被发明出来,每一项尖端科技都在不断地突破,没有人能知道五年后我们身边会出现什么样的科技产品。这也是我在创作第一集期间非常大的焦虑之一,我就很担心书出来的时候,其中绞尽脑汁设计出来的东西,被完全更先进的新产品比下去,被大家嘲笑。

不过我还是赌对了一件事,那就是KIWI这个数字设备。在设想这个设备的初始,我的想法就是:要抹去我们眼前一切带有屏幕的数字设备,手机、平板、手表、电视、电脑屏幕等,用一个完全不同的,足够小又不至于看不见的、且可携带的设备取代。KIWI的造型,来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那两扇缓缓打开的卷轴。KIWI的设计,可以竖着使用,也可以横着使用,其顶端是有跟踪人眼的扫描皆投影功能的端头所在,侧面则可以像中国的古书一样,展现出如纸面一样的平面的阅读媒介。(见下图)

KIWI的设计草图

怎么样,是不是很帅?这个设备虽然将来也会有,但我肯定是第一个想出来的。因为主角是猴,便起了个与猴相配的名字(KIWI即猕猴桃)。

这里有个好玩的故事:在第一章第20页第四格,原本我的初稿里辛普猴对KIWI说了一句黄段子,但编辑老师跟我说:你这种下流话是不可能出版的。于是我们一起想出了现在这句“用免费的人工智能真是折寿啊!”。现在,我觉得现在这句比原先的黄段子更好玩,它体现了现在人们每月应对各种多层次数字服务月账单的麻烦心情。结果看来,这一句倒确实挺赛博朋克的,哈哈。

我生长于80年代,从小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动画片长大。那些丰富的中国民间美术形式(皮影戏、剪纸、面具、泥人等等),滋养了我们这一整代人。我爱中国民间艺术,也因此爱上了全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。如果有任何机会把传统民间艺术融入漫画里,我都不会放过的。2002年,我给一本小说画过一本插图,书名叫《那多三国事件簿-之桃园三结义》,全书的插图都是我用中国皮影戏的形式画的。

后来我在留学期间迷上了动画,也用过皮影戏的的样式作为动画短片的造型(见下图)。

动画短片-Le Slam D’encre-墨-灌篮,使用皮影形象和水墨影像做成的动画短片,于2017年在法国留学期间完成的DNSEP毕业设计作品。

所以我已经是文化输出惯犯了!在本书中,KIWI给辛普猴讲了一个全息动画播放的故事,我就又把这皮影戏的形式用上了。在不久的将来,中国的科技和传统艺术一定会传到世界各个角落,一个自动生成的皮影形式的介绍动画,那自然是司空见惯的。

至于传统手艺,我自己就喜欢做木工,把自己最擅长的兴趣爱好带入到漫画作品中,是每个漫画家天经地义的事,你可以为读者打开一个全新的领域。

很久以前,我在曾经的天涯论坛看到了《鲁班书》的故事,也就是辛普猴在一开始被KIWI推送的那个半夜尿裤子的故事。人们还传说,《鲁班书》由师傅私下传授,习者将会“缺一门”-即孤、寡、鳏、残的下场。

我当时觉得甚为有趣,就记在了本子上。后来把这个奇特的故事放入漫画中,让它成为一个引子,把辛普猴拖进了他从来不去的图书馆,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。但我平日所做的,还是以电动工具为主的现代木工,所以带进这个中国古代的木工教程,一定会产生奇异的反差感,我不知道读者读到这里会有什么感觉,但我想应该是会觉得有趣的。

更有趣的是,随着我撰写故事做调研,我发现《鲁班书》并不是天涯网友凭空虚构的书,这本书是真实存在的!其实《鲁班书》是历史上真实有的书,明代万历年间有过朝廷官方监督出版的。其全名为《新镌京板工师雕刻正式鲁班经匠家镜》,又称《鲁班经匠家镜》。除了流散至全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或博物馆,此书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也有扫描过的电子版可供在线阅读。

《鲁班经匠家镜》-扫描电子版来自Japan National Archive

当我知道这个事实时,这可把我给惊到了。因为自我写故事开始,这是一本虚构的网络段子上来的,结果发现真有此书,不仅有详尽的明代家具和建筑的规格,还有各种木匠干活的插图。我就这样一边查着资料一边想,与其回头去纠正开始的故事,不如就把对此书的发现过程写进故事,沿着《鲁班经》这本书背后的历史往前开展后面的故事。所以一开始心术不正的辛普猴,确实是被这个半夜憋尿的段子给吸引住了,但之后,他会怎么看待这个读完会害人的古代木匠教程呢?

于是您看到本书的最后一页,便是下一集故事的开篇了。

(未完待续)

本文为部分节选,全文请见后浪漫微信公众号

《辛普猴在纽约公共图书馆》张啦嘎 编绘

后浪漫官方网店—京东购买链接

后浪漫官方网店—淘宝购买链接